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八十四年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开启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八十多年后,伟德艺术系老师何德坤教授也用自己的行动去追忆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其创作的巨幅画作《长征》一经完成便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收获了众多好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长80米,宽65厘米的中国大型红色历史题材山水画长卷作品《长征》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诗词所表达的精神。《长征》是何德坤老师为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而作的,从2009-2014年,历时五年的时间完成这幅作品的创作,期间自费8万,画坏50多支画笔。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探访沿途的风土人情以及询问知情人,以此来更细致地了解一些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何德坤老师在创作《长征》长卷之前,就以毛泽东诗意为题材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尝试,先后创作了200余幅单幅画。
图为《长征》片段
《长征》长卷分为四篇进行,第一篇为《十六字令三首》,第二篇为《忆秦娥·娄山关》,第三篇为《七律·长征》,第四篇为《清平乐·六盘山》,每篇篇首都以毛泽东诗词内容作书法为拨首开端,形成书画一体。整卷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从井冈山出发,胜利到达延安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何德坤老师始终以毛泽东诗意将红军长征画卷作为通篇精神贯彻。当谈起如何更好去寻找创作《长征》这幅作品的灵感时,何德坤老师笑着说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出去写生,再与创作时的灵感相结合来完成画作,”简单的话语也透露出何德坤老师对于艺术的尊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幅作品为全景式山水画构图式,采取不同的角度分别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成法则,在视觉上产生不同空间变化,在色彩的运用和笔墨的手法上也是别具一格。“这副作品我认为还是不够完善,所以今年暑假我会再一次去贵州收集资料,因为画卷中的细节非常重要,包括当时老百姓的衣服都要细致地描绘出来,突出细节才可以更好的反映当时的生活水平,”虽然大家都对《长征》这幅画作赞赏有加,但是何德坤老师却表达了自己对于这幅作品最真实的看法,同时他也希望能够继续去完善这幅作品。
重温这段峥嵘岁月,何德坤老师依旧心怀感恩,为缅怀红军可歌可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故事,呕心沥血完成这幅画作。在画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中央红军的长征精神,彰显工农红军勇往直前、坚忍不拔、众志成城的气节。由画思人,通过何德坤老师对画作的执着与认真,更能感受到老师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处事态度和对中央红军的敬爱之情。
何德坤老师专心创作中
何德坤老师对艺术创作多年如一日的热爱让人深感敬佩,他也向记者透露了接下来自己的计划,“我准备根据毛主席的誓词来创作新的作品,数量有十几幅,想通过画笔来表达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对画作的一丝不苟、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对完美的孜孜追求,何德坤老师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品质很好的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给武院的师生们树立了好的榜样,而我们正好也需要这种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追求完美,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