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王曦,女,通识教育课部副教授。来校五年,期间获得8次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2次年终考核优秀、2次松海奖。近日,教育部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揭晓,王曦申报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赋能实施的体系构筑与融合机理》青年基金项目获准立项。至此,她获批的课题及项目包括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校级科研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校级思政示范课程1项,横向项目2项。
01 课堂教学让科研生根萌芽
上过王曦老师课的学生都知道,她喜欢在课堂上做点“小实验”,搞点“小创新”。而她后来的科研项目和课题,正是萌芽于这些教学实践中。
“我很喜欢看到学生每次上课时,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喜欢学生上课跟我互动,课堂氛围好是我不竭的动力。”她在一次次实战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了“人人都是小老师”的教学方法。无意之间,她看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这本书中提到的“莫斯顿互惠式教学法”,发现与自己“人人都是小老师”的课堂思路不谋而合,身为年轻老师,她更乐于探索自己与学生的互动模式,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之间不光是要合作、要练习,更多的是相互指导、相互评价、相互包容、相互认识的过程。
在王曦的不断学习与融合中,“互惠式拓展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她的课堂上,少不了两人或多人小组合作以及全班合作的分组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意识。她从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反思、总结,最后形成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和课题。
02 五年精心耕耘科研开花结果
在进入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之前,王曦是省内一所公办高校的辅导员。2018年入职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后,她一边忙于教学,一边开始锻炼自己撰写科研项申报书的能力。她通过大量阅读高质量的核心期刊、博士论文、体育科学文献、外文文献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
经过几年的积累,她渐渐在校级课题和省级课题的申报中崭露头角。去年12月份,王曦开始着手准备教育部课题的申报书,她找到往年申报书的资料进行学习,学习框架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整个寒假期间,除了过年的几天,其余都在大量阅读,搭建自己的课题框架,“今年4月底前,我已经大致把知网上关于体育相关的核心文献看完了,将文献归类并且做了很多线上和线下的笔记。”不仅仅是体育专业的文献,王曦还阅读了大量的课程思政的文献、学术期刊等,每天还会通过公众号了解时事新闻、方针政策。今年9月15日,她终于等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成功的消息。
“在个人科研成长路上,离不开伟德的平台,以及校院两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2020年,还是科研“小白”的王曦,拿着自己的校级课题项目去请教通识教育课部主任何捷一教授,何教授利用午休时间为王曦修改项目申报书,逐字逐句用红笔做的批注,甚至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她说,“不止何主任,科研处孙兆斌教授和刘锡伟老师都被我‘烦’过无数次。”
另外,这几年伟德日渐浓郁的科研氛围,也在潜移默化地激励着王曦。“去年,看到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韩俊老师拿到了国家级课题,给了我很大鼓励。希望我的课题申报成功也能够给我们青年老师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希望,不去做永远没有机会,去做了也许就会收获惊喜。”王曦谈道。
2023年,王曦获批课题国家课题1项,省教改课题、省哲学课题各1项,校级科研重点课题1项,校级思政示范课程1项。接下来的时间,王曦除了上课,就是潜心按计划推进各个项目的研究任务。
03 科研反哺教学打造活力课堂
王曦本次的国家级项目从底层逻辑出发,对顶层设计的政策和指导方向,在中观和微观层进行机制和实施手段方面的研究,提出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实施反馈,并利用交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阐释大思政格局下顶层与底层衔接的机理,以及上下融合的动力和逻辑关系,从而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资源有效配置,实现改革“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有机对接。
“‘最先一公里’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最后一公里’则是要让学生有所获得。”其中“最后一公里”的理念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联系服务群众要解决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的“末梢堵塞”问题,要让人民真正得到实惠。王曦根据实际情况转变为要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得。而既要让顶层逻辑落地,又要联通“最后一公里”,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末端”,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重要的渠道和路径,教师要把自己研究所获运用到教学中,做到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研育人。
王曦本学期共教授大学体育(1)、体育心理学、排球三门课程。体育心理学的课堂里,她将素质拓展课程融入其中,让理论课与实践相结合;排球课更是会带着同学们一起跳兔子舞进行热身,练习简单的瑜伽动作来调整呼吸,结合篮球当中的运球、传球技巧,提高学生的球性,还会自创数字抱团游戏“王婆婆去买菜”。这些各式各样的小游戏成为了王曦独一无二的课堂特色。
“我会和王老师讨论创建校级排球社的想法,会向她请教很多动作要领。”新闻2101班的陈宇阳虽然没有上过王曦的课,但总是会在闲暇时间向她请教排球知识。许多之前上过王曦课的学生,也会经常赶来旁听,给她带瓶矿泉水或者在一旁拿起排球温习课堂学过的动作要领。除此以外,还有准备考研复试的同学,会向王曦请教复试面试环节中排球技能展示的问题,有已经成为中小学老师的学生向她请教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学生一直都在促进我不断进步,我总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知识。”王曦说。
“我对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印象,名字可能对不上,但只要走在校园里我都能记得学生的模样。”采访当天,王曦很快就认出了在场的学生记者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她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
今年教师节,王曦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是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号充气排球。“王老师,您喜欢在课堂上进行创新,那我送您一个有新意的大排球,您就可以在课堂上当教具,开展更有趣的教学活动。”曾经上过王曦排球选修课的学生小雷给她解释了送这份别致礼物的原因。
小雷送给王曦老师的“排球”